顏值高!集裝箱做的民宿、圖書館、服務站……未來超乎想象

 新聞資訊    |      2023-05-05

近期的世界杯賽事讓人們關注到,原來體育場都可以用集裝箱做成。

隨著技術進步,集裝箱可運用的場景已經遠遠超乎想象。

吸引眼球的社區驛站

暖冬,上海長寧區的黃金城道正值銀杏染黃時,青黃相間的落葉撒在步行街地面鋪磚上,配合兩邊的商鋪、適宜的空間尺度,閑逛漫游的氛圍感撲面而來。

就在步行街路口,佇立著一個方方正正的小房子,落地玻璃門迎向路人,暖黃色的框架與黃金城道整體的視覺融為一體。它就是“融·古北驛站”。

運營方“大魚營造”把它定位成一個面向社區、激發各類活動的小型“發生器”,讓生活在這里的居民、商戶、訪客與街區建立更有溫度的連接。

如今每到雙休日,小房子里里外外,各類活動吸引眼球。有社區的媽媽們自發組織的義賣,有社區商戶舉辦的親子跳蚤市場。

還迎來一批街坊鄰居,有人在這里分享傳統建筑的知識,有人組織孩子們畫畫,有人策劃機器人體驗活動等。僅去年一年,驛站就舉辦過80多場活動。

很少有居民和路人意識到,它其實是一個集裝箱建筑。如今的集裝箱建筑,已經不是過去刻板印象里簡單的金屬盒子,它也可以富有設計感。

2020年,受有關部門委托,上海集裝客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接下了古北驛站這個項目。設計的初衷,是希望能有一個呈現街區魅力、促進街區共治的開放平臺,一個社群商戶可共享的空間,一個人人可創作的活力舞臺。

帶著這些思考,設計師走街串巷。

他發現在這里能聽到各國語言,是匯聚中外友人的生活場所;這里沒有車流、沒有鳴笛,只有慢生活的愜意;這里能看到上海極負盛名的銀杏景色,也是居民家門口的驕傲。

于是方案就地取材,將銀杏葉的暖黃元素與集裝箱小屋融合。面對路口的一整面幾乎全是落地玻璃門。集裝箱兩側的兩個面則可以完全打開,小屋可變為一個三面開放的盒子,適宜各種互動活動。

驛站以參與式設計的理念,留下街區點滴的故事。主體墻壁材料使用1.6毫米耐候鋼;墻面和合金門窗全部在工廠預制完成,吊裝到現場后再拼接門窗;頂部太陽能板解決照明、空調的輕量化用電需求。

“大魚營造”的項目負責人浦睿潔清楚記得,2020年11月的一天深夜,一輛大卡車把小屋運來,吊放到路口。落地后幾個工人開始安裝,兩小時后全部完工。

設計師說,古北驛站從理念提出、設計方案通過、工廠生產到完全落地,總共只花了1個月時間。實際上更多精力耗費在溝通、打磨方案、走流程上,實際工廠生產時間就幾天,落地的建造時間就幾小時。

這樣的小驛站單元,特別適合使用集裝箱建筑。成本可控,施工周期短,鋼結構抗腐蝕、抗8級地震、10級颶風。它幾乎在工廠里完成大部分生產,不受環境氣候影響,也不會現場擾民,附近社區居民不必為施工噪聲所累。

它還有一個關鍵優勢:無須占用建筑用地指標,審批流程短,不用往下挖地三尺,不會破壞步行街原本的地面鋪裝。

因此,集裝箱建筑特別適合一些苛刻的環境條件,如沙地、泥地、灘涂,又或者是不太想二次開挖的精致地面。

浦睿潔概括古北驛站兩年來的使用特點:臨街、開放、漂亮,吸引眼球,互動性很強,就像一個藝術裝置。比起新建一個傳統的驛站房,采用集裝箱建筑正是恰到好處。

風和日麗下的圖書館

集裝箱市集、集裝箱展覽并不稀奇,但它們究竟能被用到什么程度?

2018年,“WIEE”世界創新創業博覽會在同濟大學嘉定校區開幕。創博會持續將近一年。一年當中,全球相關人士云集,論壇、講座、展覽、創意文化交流活動持續不斷。如此規模體量、持續時間較長的博覽會,是否有必要新建一個大建筑群呢?最終,主辦方決定在學校2760平方米的場地上搭建111個集裝箱,形成的展覽建筑足以使用1年,又便于拆卸。

集裝客首席設計師戴晟翔是這次項目的搭建方負責人。他記得第一次看到場地時,映入眼簾的只有兩大塊泥土地,沒有經過硬化處理,還有垃圾隨意堆放其中。

“當時我就心想,還好是集裝箱,要是傳統建筑從頭施工,那可麻煩了。”項目從組織、設計、方案修改、流程審核到搭建完成,歷時兩個月。如果采用傳統建筑,這般規模體量,估計需要半年以上。

起初缺乏經驗,方案簡單,就是沿著場地擺箱子。然而一個個獨立的集裝箱沒有形成建筑群的氛圍感,于是方案改成有一樓、二樓的集裝箱群,有的帶露臺,有的穿插疊放,富有趣味。

但難題也來了。當時主辦方要求使用的是真實的集裝箱,而非工廠定制的新東西。戴晟翔特意去寶山港碼頭,買回來這批二手集裝箱。它們尺寸有限,箱子內高不到2.4米,做完保溫層和內部改裝,只剩2.1米高,人在這樣的空間并不舒服。

好在許多箱子拼在一起,疊放和穿插之后,用設計模糊了空間感受。

另一個難題是排水。集裝箱頂面平整,容易積水。即便涂了防水材料,雨水還是會往內部滲漏,箱子必須要滿焊。而且箱體與玻璃的銜接處還得加U槽,強迫雨水“繞行”,頂面增加斜坡。

每個集裝箱內部相當于一場室內裝修,保溫層、割洞走線、裝空調等,細節一個不少。

最終效果很好,個性化涂裝后,集裝箱展區深受來自全球的年輕人喜愛,開放、靈活,功能多元,白天是展覽、工作坊,晚上變身為舞臺。

而到今時今日,集裝箱建筑技術早已更新換代。目前的個性化項目基本在工廠定制出品,而非二手回收箱。金屬板高度從2.4米到3.4米均可,能任意拼接滿足長度要求,內裝工藝成熟,還能配套整體衛浴等組件。

集裝客商務總監常曉潔介紹了他們在蘇州的校園圖書館項目。

它的整體為異型兩層集裝箱建筑,簡單利落的線條,干凈如天空的藍白配色,展現出藝術館般的高顏值。

走進內部,首先入眼的是前廳,窗明幾凈,以白色為主。一樓的閱覽區不僅有柔軟的沙發座椅、超大的LED大屏,智能設備也一應俱全。

側面的小書閣采用濃郁的英倫風格進行內裝。

沿著樓梯走上二樓,這里風格截然不同,以《山海經》元素為頂,傳統木藝書架、桌椅襯托出古色古香的書房氣息。

二樓的露臺更是搶手位,學生們在這里享受被樹林與藍天包圍的閱讀時光。屋頂上布滿的太陽能光伏板則為圖書館供能。

總之,若非特意說明,沒有人意識到圖書館其實是個集裝箱建筑。室內空間,無論視覺效果,還是功能使用,都做到了與傳統建筑一樣,甚至更勝一籌。

如今,這類新型的集裝箱建筑用途十分廣泛,除了展覽,酒吧、餐飲、民宿、商業街、產業園、學校、體育館、應急救援等均能使用。舒適度、美觀度早已不是問題。

卡塔爾世界杯上,集裝箱建筑搭建的體育場成為完全可拆卸的大型建筑。其看臺由一個個半敞開的座椅單元拼接組成。這些單元其實無須復雜的內裝,在目前集裝箱建筑領域,它們屬于技術相對簡單的類型。但亮相于這次世界杯更加寶貴的價值在于,它讓更多的人看到大型建筑也可靈活、輕便、循環利用,給出了一個樣板間。

可靈活“轉身”,更適應未來

在上海莘莊春申湖畔,園地的樹林里有幾只亮紅色的“蝴蝶”翩然飛舞,它們就是用集裝箱建筑打造的“紅色客廳”黨群服務站。

建筑整體外殼為優雅的弧形曲面,涂上鮮艷亮眼的圖案,打破了人們對集裝箱就得是方方正正的刻板印象。

設計師說,該黨群服務站之所以選擇集裝箱建筑,除了流程、施工周期短,造型美觀,成本可控,低碳環保等因素以外,也是不想再破壞廣場原有的鋪裝。其內部裝修與傳統建筑類似,甚至視覺上更通透敞亮。

目前這類新型的定做式異型組合集裝箱建筑可以復原,二次搭建成其他造型,或者拆成小單元模塊再次利用。

集裝客承接了一批組合式售樓部項目,實際應用場景中,它們不需要用后拆解,一處用完,可直接整組吊起,轉移到另外的樓盤再循環使用。

集裝箱建筑理論壽命有25年,作為公共設施、服務設施、商業設施,其實已經足夠。也因此,越來越多的創意園區、商業街開始選擇集裝箱建筑。

常曉潔列舉了海口市的鳳翔920集裝箱夜市廣場,該項目土地面積46.6畝,位于椰海大道以南、香榭花園以西暫未開發的地塊。集裝箱夜市建成后,這個未開發的地塊一時間成為網紅。無煙燒烤、深夜食堂、網紅商鋪、音樂餐吧、演藝活動、書吧、婚紗攝影、停車場等一應俱全。

另一個案例則是位于嘉興的一家民宿。從地面硬化開始到施工完成,大約花了45天。

有人擔心集裝箱住宅內部會不會趨于簡陋,有種住工棚的感覺,無法與酒店的舒適度媲美。其實這是一種誤解。定做的個性化精品項目,屋內也采取個性化精裝修模式,加保溫層、鋪管線、裝墻板內飾面等,和傳統內裝工程類似,可以打造得與高星級酒店房屋并無二致,再加上外殼個性化涂裝,更加吸引年輕人。

而嘉興這家民宿之所以選擇集裝箱建筑,原因之一是當地地質條件較差,挖地基十分有難度,傳統施工方法至少要花8個月才能建成,而集裝箱建筑只需要地面做一層硬化處理即可。

2016年,國務院辦公廳發布《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指導意見》,未來我國將大力推廣裝配式建筑,用10年左右時間,使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達到30%。

但目前,裝配式建筑在我國實際占比不到5%,與發達國家存在差距。有業內專家預測,未來10年中國裝配式建筑的市場規模累計將達到2.5萬億元,市場發展空間巨大。

其中,集裝箱這一細分類型近年越來越火熱。與傳統建造方式相比,它能減少施工用水量、混凝土損耗約60%,減少施工垃圾和裝修垃圾約70%,整體節能一半,生產效率提高兩到三倍。低碳環保節能,靈活輕便可移動。

更關鍵的是,集裝箱建筑審批不占建筑用地指標,售樓部、驛站、展覽乃至商業街、產業園,使用集裝箱建筑手續相對簡單很多。

未來,在城市更新場景中,它可以有著超乎想象的靈活運用與可塑性。而在鄉村、自然環境,它受限較小,更是玩法多樣,想象無窮。

在一些全球城市,街頭已經可以看到由集裝箱改造成的移動式旅館、咖啡館和商店。倫敦就把一個集裝箱建筑作為宿舍使用,它高達八層,是一種技術創新。

20世紀中葉,日本著名建筑師丹下健三開啟了“新陳代謝派”,這個建筑流派一度頗具影響力,影響了槙文彥、菊竹清訓、黑川紀章等一批知名建筑師。

他們強調城市是在不斷生長、更新與衰亡的,極力主張采用新的技術來解決問題,反對過去那種把城市和建筑看成固定地的觀點。其研究從建筑轉向了對未來都市的規劃暢想。這個流派認為,建筑設計需要適應城市的有機生長、變化、代謝、更新。

1966年,丹下健三完成了山梨縣文化會館。但囿于當時的技術手段限制,單元更新的操作仍然比較困難。

如今,集裝箱建筑讓這一切都變得可行。在城市用地日益緊張、不確定性因素增多、更新需求越發多樣的情況下,集裝箱建筑或許不再是簡陋的工業代名詞,而是提供了未來城市更新、生長、應對風險變化的無限可能性。